西安聚焦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推动“枢纽+产业”深度融合

内容摘要  西安10月30日电 (杨英琦)“西安是全国首个不靠海不沿江的‘4枢纽+1基地’综合物流枢纽城市。依托对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吸引集聚作用,我市正在加快形成干支衔接、枢纽集散的高效物流运行体系,为培育壮大枢纽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安

  西安10月30日电 (杨英琦)“西安是全国首个不靠海不沿江的‘4枢纽+1基地’综合物流枢纽城市。依托对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吸引集聚作用,我市正在加快形成干支衔接、枢纽集散的高效物流运行体系,为培育壮大枢纽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30日表示。

  当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王凯介绍,西安“四枢纽一基地”是该市服务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重要载体,是加快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西安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阵地,对于推动西安特大城市转型发展,争做西部示范具有重要支撑引领作用。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杨英琦 摄

  国家物流枢纽是集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功能于一体的物流设施群和活动组织中心,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西安的“四枢纽一基地”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目前,西安“四枢纽一基地”内4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68家,占该市4A级以上物流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二。

  据介绍,西安正进一步拓展通道网络。目前,陆港枢纽中欧班列(西安)稳定运行国际干线18条,“+西欧”线路拓展至24条,积极推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实现“每日一班”常态化开行。截至10月29日,今年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4319列,同比增长31.4%。今年以来,空港枢纽先后开通西安至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列日、布达佩斯全货运航线,目前空港枢纽运营全货运航线12条,截至10月28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23.13万吨。

  推进供应链更好服务产业链是“四枢纽一基地”建设的根本目标。今年1月至9月,西安“四枢纽一基地”实现货物吞吐量1.21亿吨,物流业务总收入达到1359.52亿元,聚集各类制造、商贸、物流企业超过2.5万家。依托“四枢纽一基地”畅通的通道网络和专业的物流服务,三星、比亚迪、吉利、隆基绿能、爱菊粮油等一大批本土企业实现更好的“走出去”,有力支撑了西安制造业和进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今年前三季度,西安市进出口总值达到3049.23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增长25.37%。

  王凯表示,下一步,西安将持续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枢纽(基地)企业支持力度,加快构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持续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西安“空中丝绸之路”等重大平台建设,提升枢纽(基地)开放能级。大力提升枢纽运行水平,深化“四枢纽一基地”与全国物流枢纽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合作。

  同时,西安将推进“枢纽+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陆港枢纽国际通道线路和“+西欧”集结线路,优化空港枢纽航线网络,推进生产枢纽、商贸枢纽和冷链基地数字化升级,提升枢纽服务产业功能,招引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助力全市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完)

ta name="chinanews_site_verification" content="fe69a7d32f3ec674e5f3b80e4cb75bdb"/>
【编辑:李润泽】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