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8倍

内容摘要  项目相继落地北京,北汽蓝谷更牵手宁德时代、汽车共建合资公司,打造电芯工厂。北京造车版图逐步扩张,成为各地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亮点和新势力。  据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84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国家统计局也公布了我国2024年的国民经

  项目相继落地北京,北汽蓝谷更牵手宁德时代、汽车共建合资公司,打造电芯工厂。北京造车版图逐步扩张,成为各地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亮点和新势力。

  据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9843.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国家统计局也公布了我国2024年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按不变价格计算,我国2024年的GDP增速为5%。北京2024年的GDP增速跑赢了全国。北京为何能够跑赢全国?北京的哪些产业增速大于平均水平?

  北京能够跑赢全国核心在于第二产业,2024年,北京市第二产业增加值7226.8亿元,增长5.7%,增速比2023年高5.3个百分点。其中有三个表现最耀眼的行业,分别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机组,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8倍。

  如今,汽车产业已是北京制造业第一大产业。2023年9月下旬,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实施方案明确,北京将着力打造“2+N”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格局,突出经开区、顺义区整车制造“双基地”引领,强化房山、昌平和怀柔等特色制造和零部件“多园区”环绕支撑。按照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京产量将超30万辆,自主品牌形成新支撑,进一步提升竞争能力。

  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成为北京工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之一,广受市场青睐的多款新车相继投产放量。在顺义区,理想汽车顺义工厂已竣工投产,首款纯电动MPV量产上市,理想汽车还成为首家销量突破100万辆的造车新势力企业。北京奔驰顺义工厂成功引入GLE新车型,北京现代加快出口转型,北汽越野车也上市了首款增程车型。2月27日晚,在15Ultra暨SU7Ultra发布会上,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SU7上市短短9个月时间,销售锁单24.8万辆,交付13.5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正在大力完善中。在不久前召开的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规划总体方案》正式亮相。这座规划面积达8000亩的生态港在三地各布局了一个产业园区,其中北京园区选址顺义区李遂镇,与顺义区北汽越野车、北京奔驰顺义工厂、理想汽车、北京现代等主要整车生产基地形成一小时产业圈。据介绍,北京园区规划面积约2500亩,将分三期建设,以汽车电子、汽车智能和汽车品质升级为主导方向。

  根据北京市经信局此前披露的消息,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已迎来首批拟入园企业。三地还发布共建倡议,将提升整车产业链发展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

  去年3月28日,汽车上市发布会是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崛起的标志性事件。此后,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版图基本清晰。今年以来,更具重大变革意义的是,2025年或将成为AI上车的关键之年。人工智能将与汽车相互成就,实现双赢,汽车研、产、供、销、服务全流程及整车、零部件等各环节都将由浅入深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汽车行业带来全新变革。2月27日,在15Ultra暨SU7Ultra新品发布会上,集团CEO雷军表示,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达300亿元,AI及相关业务将占1/4。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