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五爷指的是谁?

内容摘要五爷庙本名万佛阁现在大家称呼庙宇多用寺庙,但是最开始的时候,寺与庙是两回事。基本上流行的三种说法:1.寺最开始的时候为国家办公机构,譬如“大理寺”、“鸿胪寺”等。而庙在最早是祭祀先人用的,因“庙”与“貌”谐音,故尊先祖意。2.寺的建制要大的


五爷庙本名万佛阁

现在大家称呼庙宇多用寺庙,但是最开始的时候,寺与庙是两回事。基本上流行的三种说

法:

1.寺最开始的时候为国家办公机构,譬如“大理寺”、“鸿胪寺”等。而庙在最早是祭祀先

人用的,因“庙”与“貌”谐音,故尊先祖意。

2.寺的建制要大的多,里面有僧侣修行。而庙在建制上仅仅比神龛大一些,仅仅供奉,而无

常驻侍奉。

3.判断是寺还是庙,往往以供奉的对象为主。以人名为主的叫“庙”,以常规供奉的为寺。

就“五爷庙”而言,我倾向于第三种解释,那么五爷是谁?

这里也有两种说法:一为杨家将的儿子杨五郎,二为东海龙王的第五子。

如果您熟悉杨家将的故事,就应该知道杨五郎最后出家五台山(一说战死),因为要躲避朝

中奸臣陷害,将杨家一门带上五台山,并传授武艺。培养了很多的武僧,并在宋太宗被围之

后,救驾有功。太宗感慨其能,几次邀其下山,五郎坚辞不允。太宗无奈,遂塑金身以示纪

念。到现在,五台山上还能看到杨五郎的塑像。

杨五郎

五台山上有杨五郎的塑像不假,但五爷庙却并不是杨五郎的庙宇。正主是东海龙王的第五子。

这还要从清凉故事说起。

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农

作。文殊菩萨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便去东海龙宫借了一块清凉宝石——“歇龙

石”,改变了这里的气候。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

物,所以他们尾随文殊菩萨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

回“歇龙石”。

广济龙王菩萨塑像

文殊菩萨很快就降服了他们,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

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就为他建造了庙宇,五峰山也改名叫作

清凉山了。康熙年间,为百姓祈雨方便,遂在这个万佛阁建了龙王殿,把五龙王从北台请下

供于殿中。

这应该是五爷庙最为被认知的版本。

很多人到五台山来,其实就是到五爷庙上香。来五台山凌晨必去五爷庙烧第一炷香,据说五

爷爱民如子,有求必应。庙前的大香炉前,总是簇拥着数不清的善男信女,有的在默默合掌

许愿,有的在虔诚伏拜祈祷。

万佛阁前香火最旺

在万佛阁的献殿内,墙壁四周挂满了还愿者送的匾,送匾人来自全国各地,当然在匾的背后

是一份丰饶的献金。这些匾通常只能挂个把月时间,因为不用许久,它们就会被新匾所取

代。

还愿还有更为体面的方式,那就是给五爷唱戏。就在寺内金脸五龙王殿的对面有一座小戏

楼,每天的八九点钟,锣鼓家什便敲打起来,王侯将相、才子佳人照例粉墨登场,一年四

季,很少间断。五爷庙不歇的锣鼓和不尽的香烟是五台山独特的风景线。

五爷的戏台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

免责声明

本网站(以下简称“本站”)提供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收集或转载,仅供用户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或合法性承担责任。我们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尊重所有合法权益,但由于互联网内容的开放性,本站无法核实所有资料,请用户自行判断其可靠性。

如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们联系:675867094@qq.com。请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以便核实处理。收到投诉后,我们将尽快审查并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删除侵权内容)。本站内容均为互联网整理汇编,观点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请谨慎决策,如发现涉嫌侵权或违法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处理。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合作联系方式

如有合作或其他相关事宜,欢迎通过以下方式与我们联系: